日本近日发布的最新防卫白皮书,明确指出中国与俄罗斯之间正在加强包括军事合作在内的多方面合作,且“东亚地区可能出现类似俄乌冲突的局势”。日本政府对此表示极大关注,认为日本将进入战后以来最为严峻的考验期,并可能步入一个全新的危机时代。与此同时,白皮书特别指出,俄罗斯、中国和朝鲜被视为“当前最大安全威胁”。在防务观察专家看来,日本这一立场是为了进一步推崇所谓的“中国威胁论”,其实质目的是为其不断增加的防卫预算,乃至扩大海陆空自卫队的兵力和装备规模寻求借口。
在《防卫2025》白皮书中,记者注意到特别提到了一张照片,展示了日本正在建造的搭载“宙斯盾系统”(Aegis System)的大型防空驱逐舰。该舰的长度为190米,宽度为25米,满载排水量在1.4万至1.6万吨之间。舰上配备了多种先进的电子设备,包括AN/SPY-7 (V) 1有源相控阵雷达、AN/SPQ-9B辅助雷达,以及AN/SLQ-32 (V) 6型电子战系统等。这些设备使得该舰具备了强大的目标跟踪和拦截能力。
展开剩余71%此外,这艘舰船装载有128单元MK-41型垂直发射系统(VLS),能够发射标准-3 Block IIA型反导拦截导弹、标准-6远程防空导弹、以及“战斧”巡航导弹等多种武器。舰上还装备了1座Mk45 Mod4型127毫米主炮、2座“密集阵”MK-15 Block 1B型近防炮,和2座30毫米单管遥控炮塔,进一步增强了其近距离防御能力。值得注意的是,舰上还安装了2座4联装导弹发射装置,用于发射日本自主研发的12式反舰导弹。该型导弹的当前射程为400公里,未来射程有望提升至1000公里。此外,舰上还预留了324毫米轻型鱼雷发射管,能够搭载反潜鱼雷或火箭助飞鱼雷,进一步提升其对潜作战的能力。
这两艘“宙斯盾系统搭载舰”不仅造价高昂,单舰约为26.2亿美元,而且还具备高度先进的武器系统。如果最终建成,它们将配备激光等高能武器系统,用于应对无人机饱和攻击。这些大型防空驱逐舰毫无疑问将成为全球,尤其是亚洲地区,吨位最大、综合作战能力最强的舰艇之一。它们将具备强大的反舰、防空、反导、反潜以及对陆攻击等多重作战能力,极大增强日本海上自卫队的战略打击能力。
这些“宙斯盾系统搭载舰”不只在吨位和垂直发射装置的数量上超越了日本现有的“摩耶”级防空驱逐舰,还在防空、反导等多任务能力上有了显著提升。现有的“摩耶”级舰艇满载排水量为10500吨,而新建的宙斯盾舰艇将填补日本海上自卫队在远程打击能力上的空白。此外,随着舰艇搭载数据链系统,它们能够与美国海军共享战场数据,实现跨平台、跨军种的目标跟踪和拦截,这也标志着日本在推进所谓“动态防御”能力方面迈出了重要步伐。通过海上部署,这些新舰将能够对中远程弹道导弹甚至洲际导弹进行早期预警、监视、跟踪和拦截,并为美国军队提供强有力的反导支持。
防务专家指出,若将日本的新型宙斯盾系统舰艇与中国海军现役的055型驱逐舰进行对比,其吨位和垂发系统的数量无疑具有明显优势。虽然这些舰艇尚未服役,但其设计参数已经引起了国际军界的高度关注。根据日本防卫省的规划,首舰将于2028年3月底前服役,第二艘舰艇将在2029年3月底交付,且两艘舰艇的交付日期仅相差一年。
总的来说,日本正在通过研发和装备“宙斯盾系统搭载舰”,重塑其海上力量结构,尤其是在远程预警和导弹拦截方面。此举无疑将对亚洲乃至整个太平洋地区的安全格局产生深远影响。这些舰艇的对海、对陆打击能力,特别是远程打击能力,有可能打破现有的地区军事平衡,进一步加剧东北亚的紧张局势。因此,俄罗斯、朝鲜等国无疑将密切关注日本这些舰艇的建造和装备进展。
发布于:天津市配配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