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人民网-湖南频道
6月25日上午,长沙市天心区教育局幼幼和城幼儿园举行了一场以“爸爸陪伴”为主题的区级开放活动。活动聚焦“家园社协同育人”核心,共同探索父职教育的智慧路径,擘画家园共育未来。
活动伊始,幼幼和城幼儿园副园长刘洋在开场致辞中表示,幼儿园在《全国家庭教育指导大纲》和《学前教育法》的政策指引下,正式启动“爸爸陪伴”项目,旨在开辟家园共建新路径。项目实施以来,孩子们在父亲陪伴下焕发成长光彩,也催生出诸多温馨亲子故事,充分彰显了父职陪伴的独特价值。随后,该园副园长周洋进一步阐释了项目的深度支撑与愿景。她表示,“爸爸陪伴”项目根植于幼儿园“三级四项”教科研一体化体系,纵向融入各级课题,横向协同班本课程等项目。活动旨在呈现依托这一系统模式、整合家园社力量破解父职缺位难题的协同育人新探索,期待将高质量的“爸爸陪伴”转化为幼儿看得见的成长力量。
该园办公室主任李丹作《‘爸爸陪伴’项目化家园共育路径的研究与实践》主题分享,系统揭示了幼儿园如何通过项目化运作,构建起一套创新、有效的“爸爸陪伴”家园协同模式。共享共成长环节中,老师吴让分享了《爸爸陪伴下的‘夏之野’课程》生动呈现父亲与孩子在运动中共创的喜悦;老师谢晓钰则以班本课程《神秘老爸》为例,介绍了唤醒“隐形”爸爸、引导深度参与的巧思,展现了父职力量融入课程后迸发的活力火花。家园心声环节汇聚多维视角:小二班家长代表沙柏川爸爸分享了亲身参与的动人故事与成长感悟;老师宋乐乐带领中班孩子在“小小议事厅”畅谈心中所盼,孩子们纯真质朴的话语道出对爸爸陪伴的渴望与快乐,也为后续“秋之探”课程注入了鲜活灵感。专业引领环节,天心区教育局学前教育专职督学谭春燕从幼儿发展、家长角色、园所建设、社会教育等多个维度,深入剖析了“爸爸陪伴”的重要意义。
本次开放活动不仅是“家园社协同育人”理念的生动实践,更是学前教育回应时代命题的创新答卷。当父亲们从“隐形陪伴者”转变为“课程共建者”,当幼儿园的科研体系与父职教育深度嵌合,教育生态出现了深刻变革。
下一步,幼幼和城幼儿园愿与教育同仁携手,共同书写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家园社协同育人”的崭新篇章。(刘洋 宋乐乐)
配配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